close

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
   國人很早以前就談養生,早在秦始皇時就追求長生不老,呂不韋也叫他的門客撰寫了一本《呂氏春秋》,呂氏春秋也叫《呂覽》,凡2616020餘萬字,該書除了研究先秦時期的社會政治,科學文化,還有極為重要的學術價值,其中也有許多有關養生的內容,大部分集中在「本生、重己、貴生、盡數、達鬱」等篇,讓二千年以後的我們讀起來除了慚愧外,也亦倍感貼切實用。


 
這本書在養生方面提到自然界的氣候變化,及個人慾望,莫不為利,莫不為害等。如在本生篇就指出,出入乘車,以代步履,但會傷筋軟骨,名曰招蹶之機。所以現代人的慢跑、健行、騎單車健身,不就是要改正缺點嗎?

 
肥肉厚酒,適口豐體,但會壅伐腸胃,名曰爛腸之穀。粗茶淡飯五穀養生,少肉多蔬果,古人早就提倡了,「凡食為道,無飢無飽」是謂「五臟之葆」飲食保持不飢不食,食不過飽,這樣才能使五臟得到安和。
阿里山之旅 016    
 
過戀美色,陶醉淫樂,會耗散腎精,名曰伐性之斧,而懂得養生之人,則重養生輕物,對於外物「利於性則取之,害於性則捨之」,故能終其天年而不衰。

 
重己篇則說,懂得養生的人,不住大房,不築高台,飲食不求豐盛,衣服不求過暖,這樣才能保持陰陽適度,脈理通暢,方可享長壽之福。現代人講求的別墅豪宅,我想並非是福!
 我的圖片  七星山%20019[1]    
 
貴生篇更進一步提出避害之道,認為要達到「全生」,必須控制身、目、鼻、口的慾望,慾望過極就是「迫生」,生命在迫生之下,就毫無意義了!

 
盡數篇則從五味、及自然界的變化來闡述「太過」之害,如居住的地方水中過多的鹽與礦物質,人多患腳腫與痿躄不能行,水味辛的地方,人多長癰疸與座瘡,水苦澀的地方人多雞胸與駝背;而水甜的地方,人多善良與美麗。在科學不發達的古代,對飲水衛生,有如此精闢的認識,真是難能可貴。

 
另外強調生命在於運動,精氣是構成人體的基本物質,精氣貴乎流通,「流水不腐,戶樞不螻」就是形體要像流水一樣,川流不息。精氣才能貫徹全力,營灌臟腑。如果飽食終日,懶於運動,精氣就會凝遲不通。「形不動則精不流,精不流則氣鬱,鬱即百病之首」。所以「非老不休,非疾不息,非死不舍」,這是預防精氣鬱滯的方法。
  
 
所以呂氏闡明身外之物,與生命價值的關係,及順其自然與防患未然。先人的智慧真是值得現代人回味

 我的圖片   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龍哥的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